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

方劑學總論

方劑學總論

一、方劑與中藥的異同
方劑與中藥同是藥物療法,廣義上「方也是藥」,因此可合稱「方藥」。狹義上的差異在於「方劑存在配伍,中藥只是單味藥」。

【註解】
  1. 藥有個性之特長,方有合群之妙用
  2. 方之與藥,似合而實離也。祥天地之氣,成一物之性,各有功能,可以變易血氣,以除疾病,此藥之力也。然草木之性,與人殊體,入人腸胃,何以能為人之所欲,以致其效?聖人為之制方以調劑之,或用以專攻,或用以兼治,或相輔者,或相反者,或相用者,或相制者,故方之既成,能使藥各全其性,亦能使藥各失其性。操縱之法,有大權焉,此方之妙也。若夫按病用藥,藥雖切中,而立方無法,謂之有藥無方,或守一方以治病,方雖良善,而藥有一二味與病不相關者,謂之有方無藥。(徐靈胎《方藥離合論》)
二、方劑的意義
  1. 方,有規定、規矩之意;劑,排比而整齊謂之劑(戰國以前用「齊」)→ 方劑是指「以藥物按一定的規矩方法組合成方」,但目前方劑定義仍不完善。
  2. 《漢書藝文誌.方技略》:「經者,本草石之寒溫,量疾病之淺深,假藥味之滋,因氣感之宜,辨五苦六辛,致水火之,以通閉解結,反之於平;及失其宜者,以熱益熱,以寒增寒,精氣內傷,不見於外,是所獨失也。故諺曰:有病不治,常得中醫。」→醫藥方書之學,既要測度病位的深淺、病情的輕重,又要分辨藥石的性味,選擇寒涼或溫熱的方劑,用藥還要考慮氣候季節的不同,這樣才能憑籍藥物的作用使閉阻的氣血得以通暢,解鬱散結,讓機體恢復正常;如果診斷有誤,選藥失宜,用熱藥來治熱證,助長熱邪;用寒藥來治寒證,助長寒邪,雖然對機體的危害未必會立即表現出來,但體內的精氣必然受到很大的損傷。治療不當不僅無助于向愈,更會加重病情。(五苦六辛:五臟為裏屬陰,宜用苦劑,酸苦湧泄為陰;六腑為表屬陽,宜用辛劑,辛甘發散為陽)
  3. 「方劑」出處:「襄母卒患心痛,醫方須三升粟漿,時冬月,日又逼暮,求索無所,忽有老人詣門貨漿,量如方劑。(梁書.陸襄傳)」、許胤宗云「脈之妙處不可傳,虛著方劑,終無益於世。(新唐書.甄權傳)」
  4. 方劑的涵義:方劑是在辨證論治(確定治法)後,選擇合適的藥物,酌定用量,按照組成結構的要求,妥善配伍而成,即「辯證 →立法(辯證論治)→ 組成原則 → 選藥、定量、配伍(劑型、用法)→ 方劑 ← 應用」。由上述流程可見方劑不是簡單的藥物拼湊或堆砌,也並非任何一張處方都可以被稱為「符合要求的方劑」,我們在開始學習有關方劑知識時,對此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!方劑學是研究和闡明治法與方劑的理論(理法方藥)及其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,是中醫學主要的基礎學科之一。方劑學的任務是通過一定數量常用方劑的講授,引導學習者掌握組方原理和配伍規律,培養學習者分析、運用方劑以及臨證組方的能力,並為學習中醫臨床課程奠定基礎。教材裡把方劑基本上分為三類,這三類所指的是基礎方代表方常用。三類方劑可以互相兼括,很多常用方即為代表方,有些基礎方也也代表方的特點。
  • 基礎方針對「基礎病機」的「基礎證型」所確立之方劑。
  • 代表方:指「代表『某理論』的典型方劑」,由歷代醫學流派或醫學大家在理論創新的同時,相應臨床上產生的。
  • 常用方:經過多年臨床運用,被公認確定有效之方劑。
三、學習方劑學的目的
  1. 掌握中醫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:預防、治療、康復、保健。
  2. 奠定堅實的中醫藥學理論基礎:融合基礎,旁及各科。
  3. 學會辨證論治的思維方法:側重論治,為學習臨床課程奠定基礎。
四、方劑學的學習方法
  1. 緊密聯繫已學各科知識。
  2. 正確處理理解和記憶的關係。
  3. 注意理論聯繫臨床。
  4. 背誦一定數量的方歌 ,如:汪昂《湯頭歌訣》(初學者首選)、陳修園《長沙方歌括》與《金匱方歌括》(初學者易混淆,推薦給臨床進階者)、趣味方歌類。
  5. 加強預習和及時復習。
五、方劑配伍實例
辯證 →立法(辯證論治)→ 組成原則 → 選藥、定量、配伍(劑型、用法)→ 方劑 ← 應用
  • 劉某,男,36歳。近1月來脘腹脹滿,不思飲食,口淡無味,噁心嘔吐,噯氣吞酸,肢體沉重,怠惰嗜臥,舌苔白膩而厚,脈緩。
  1. 溫故知新:「脾的生理功能包括哪些方面?」、「脾失健運有哪些臨床表現?」、「濕邪困脾的臨床特徵如何?」、「治療濕邪困脾證當擬何法?」、「燥濕健脾常用哪些藥物?」
  2. 辨證(濕阻中焦證。病機要點:濕阻中焦,脾失健運,胃失和降,氣機不暢)→立法(燥濕健脾,行氣和胃。)→處方(蒼朮、厚朴、陳皮各3錢、甘草1錢,水煎服,每日1劑)
六、方劑學發展簡史
  1. 先秦時期:《五十二病方》。(現存最早的方書,方劑的產生及初步發展)
  2. 兩漢時期:《黃帝內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。(方劑學的形成和奠基,黃帝內經對方劑學發展的貢獻有「對治則的貢獻-提出指導思想,即『謹察陰陽,以平為期』、『治病必求於本』」、「歸納與比較大量的治法理論」、「提出君臣佐使理論配伍原則,如『主病之為君,佐君之為臣,應臣之為使』) 
  3. 魏晉南北朝時期:葛洪《肘後備急方》、龔慶宣《劉涓子鬼遺方》。(注重實用,略於理論。《劉涓子鬼遺方》是歷史上第一部外科的專科方書)
  4. 隋唐時期:孫思邈《千金方》與《外台秘要》。(孫思邈有藥王之稱)
  5. 宋(金)元時期: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、《傷寒明理論》、《小兒藥證直訣》。(方劑學的全面發展。《小兒藥證直訣》是最早的兒科專科方書。)
  6. 明清時期:《本草綱目》、《普濟方》、《醫方考》、《醫方集解》、《湯頭歌訣》。(方、藥的共融發展,由廣博返回簡約的規範與整理)
  7. 近、現代時期:繼承整理與現代化研究,有大量古代方書之校刊出版、方劑工具書的大量湧現,其中以《中醫方劑大辭典》為傑出代表、教材建設的不斷更新、實驗方劑學的雛形出現、中藥新藥的研究和生產。
七、方劑的起源與發展
  1. 起源:先是藥食同源(醫食同源),發現藥物的藥性,再經過漫長的過程,了解藥物之間相配結合的運用效果,形成初步方的用法,我們稱為複方,即:「藥食同源(醫食同源)藥物單方伊尹創湯液(皇甫謐《甲乙經.序》『伊尹以亞聖之才,撰用神農本草,以為湯液。』)→藥物複方(《五十二病方》 《湯液經法》)」。
  2. 發展:三個特徵,「數量由少變多」、「組方由粗糙變嚴謹」、「應用由經驗變理論」。有三類著作,「標誌性 (地位崇高)」、「總結性 (鴻篇巨製)」、「實用性 (專科方書)」。有三個階段,「奠基階段 (先秦-兩漢)」、「發展階段 (晉唐-金元)」、「成熟階段 (明清-現代)」
八、重要方藥學著作
  1. 現存最古老的方書:《五十二病方》(先秦)
  2. 奠定了方劑學的基礎理論:《黃帝內經》(兩漢)
  3. 方書之祖:《傷寒雜病論》奠定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(兩漢)
  4. 歷史上第一部外科的專科方書:《劉涓子鬼遺方》(魏晉南北朝)
  5.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編製中成藥典: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(宋金元)
  6. 開後世方論之先河:《傷寒明理論‧藥方論》(宋金元)
  7. 最早的兒科專科方書:《小兒藥證直訣》(宋金元)
  8. 古代載方數量最多的一部方書:《普濟方》(明清)
  9. 第一部詳析方劑的理論專著:醫方考(明清)
九、參考資料
鄧中甲(2011).鄧中甲方劑學講稿.中國:人民衛生出版社。
游智勝(2018).中醫方藥學.長庚大學中醫學系.桃園市、臺灣:長庚大學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一般易犯的錯誤

一般易犯的錯誤 注意自己:避免匆忙導致的錯誤、需要幫忙時,應立刻開口求救。 與團隊溝通:有重大計畫時,應通知所有團隊成員、若發現新醫囑,應親自審視新的治療計畫。 和病人做有效溝通:使用大眾語言、 問病人「你可以重覆我們剛剛談話的結論嗎?」 (問「懂了嗎?」,通常只得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