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的性能(藥性)
借「藥性」之偏,來糾正「人體陰陽」之偏,使達到「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」!
一、中藥的性能(藥性)含意
在中醫的觀點裡,疾病是因為「陰陽失調」(即有「偏盛偏衰」之情形)而導致,而我們可以經由藥物的「偏性」使人回復成「陰陽平衡」(即「陰平陽秘」之狀態)的健康狀態。中藥性能(藥性)則意指「藥物與療效有關的性質和性能統稱」,有四氣、五味、升降、浮沉、歸經、毒性。二、中藥治療原則
中醫常用「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,實者瀉之,虛者補之」的治療原則(於劉河間《三消論》、葉霖《難經.正義》中提及),促使失調的陰陽重新恢復到相對的平衡。
【註解】
- 葉霖《難經.正義》:經言虛者補之,實者瀉之,不虛不實,以經取之,何謂也?然︰虛者補其母,實者瀉其子,當先補之,然後瀉之。不虛不實,以經取之者,是正經自生病,不中他邪也,當自取其經,故言以經取之。
- 劉河間《三消論》:藥有三品,上品為君,主養命,小毒,以應天,中品為臣,主養性,常毒,以應人,下品為佐使,主治病,大毒,以應地。不在三品者,氣毒之物也。凡此君臣佐使者,所以明藥之善惡也。處方之道,主治病者為君,佐君者為臣,應臣之用者為佐使。適其病之所根,有君臣佐使、奇偶小大之制,明其歲玫、君臣、脈位,而有逆順、反正、主療之方,隨病所宜以施用,其治法多端,能備所用者,良工也。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,溫者清之,清者溫之,結者散之,散者收之,微者逆而制之,甚者從而去之,燥者潤之,溼者燥之,堅者輕之,輕者堅之,急者緩之,客者除之,留者攻之,勞者溫之,逸者行之,驚者平之,衰者補之,甚者瀉之,吐之,下之,摩之,浴之,搏之,劫之,開之,發之,灸之,刺之,適足為用,各安其氣,必清必淨,而病氣衰去,髒腑和平,歸其所宗,此治之大體也。陰陽應象大論曰:治不法天之紀,不明地之理,則災害至矣。又,六節藏象論曰:不知年之所加,氣之盛衰,不可以為工也。
三、 治療與用藥
- 治法:
- 陽虛和陰盛則寒。 治法:用瀉陽以救陰,寒者熱之(用熱藥)
- 陰虛和陽盛則熱。 治法:用瀉陰以助陽,熱者寒之(用寒藥)
- 正氣不足。 治法:虛者補之
- 邪氣偏盛。 治法:實者瀉之
- 陰不足、陽偏亢。 治法:滋陰潛陽
- 陰陽兩者均不足。 治法:滋陰助陽(陰陽雙補)
- 用藥:
- 《素問·陰陽應像大論》:「陽為氣,陰為味,……,味厚者為陰,薄為陰之陽。氣厚者為陽,薄為陽之陰。」
- 藥物的氣味、性能也分陰陽。
- 以四氣分「溫、熱、寒、涼」→ 溫、熱藥屬陽,寒、涼藥屬陰
- 以五味分「辛、甘、酸、苦、鹹」→ 辛、甘、淡味藥為陽,酸、苦、鹹味藥為陰
- 以一般性能分「升降、浮沉、收斂、發散」→升浮、發散作用者為陽,沉降、收斂作用者為陰
- 臨床上就是利用藥物的偏性(陰陽屬性來調整機體陰陽的偏勝或偏衰),以達到治療的目的。如陰盛的寒症,應該選擇氣味屬陽的藥物;陽盛的熱症,應該選擇氣味屬陰的藥物。總之,人體陰陽失調,即利用藥物的偏性,藉以來調整人體的偏盛、偏衰,以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。
四、藥性的產生
- 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產生的機體反應,如:薄荷→寒涼; 薑→溫熱。
- 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獲得的不同療效,如:高熱、面紅、脈洪數的陽熱病證→用石膏、知母 (寒涼藥);四肢厥冷 、脘腹冷痛的陰寒病證→用附子、肉桂(溫熱藥)。
五、藥性
- 三位一體的藥性學說
- 四氣、五味 →定性
- 升降浮沉 →定向(勢)
- 歸經 →定位
- 四氣
- 四氣的作用:溫熱藥有「溫裡散寒、暖肝散結、補火助陽、溫經通絡、回陽救逆等」作用,寒涼藥有「清熱瀉火、涼血解毒、瀉熱通便、清心開竅、涼肝息風等」作用。
- 臨床意義:明確了臨床用藥指導原則→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「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」、 《神農本草經》「療寒以熱藥,療熱以寒藥」。
- 五味:
- 指藥物具有辛、甘、酸、苦、鹹五種不同的味道 。(此外,還有澀味、淡味;芳香氣味)
- 五味的產生:人的感覺器官辨別出來的,是藥物真實味道,如:黃連→苦,甘草→甘(甜),薑→辛。
- 臨床意義: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觀察而總結歸納,辛能散能行,散→發散(發散表邪)→用於外感表證、行→行氣、行血→用於氣滯、血瘀;甘能補能和能緩,補→補益→用於虛證;和→調和藥性→用於藥性不和、和→調和脾胃→用於脾胃不和;緩→ 緩急止痛→用於緩和攣急疼痛、緩→緩和藥性→用於緩和藥物毒性或烈性;酸能收能澀,收→收斂→用於汗出、咳喘;澀→固澀→用於瀉痢、遺精、遺尿、崩漏;苦能泄能燥能堅,泄→通泄(通瀉大便)→用於大便秘結、泄→降泄(降逆平喘)→用於咳嗽氣喘、泄→清瀉(清熱瀉火)→用於火熱上炎、燥→燥濕→用於濕邪蘊結、堅→堅陰(瀉火存陰)→用於陰虛火旺;鹹能下能軟,下→瀉下→用於大便燥結、軟→軟堅→用於癥瘕痞塊。
- 五味的陰陽:辛甘淡屬陽、酸苦鹹屬陰(《內經》)。
- 五味與五臟的關係:酸入肝(木)、苦入心(火)、甘入脾(土)、辛入肺(金)、鹹入腎(水)(《素問.宣明五氣篇》)。
- 繆希雍:「物有味必有氣,有氣斯有性」,一藥必有一氣,有一味或多味。氣味相同,作用相近,但有主次之別;氣味不同,作用有別。一藥兼有數味,則標誌其治療範圍的擴大,如:當歸-辛甘。
【例子】
氣同味異 氣 味 功效
麻黃 溫 + 辛 → 散寒解表
大棗 溫 + 甘 → 補脾益氣
烏梅 溫 + 酸 → 斂肺澀腸
杏仁 溫 + 苦 → 下氣止咳
肉蓯蓉 溫 + 鹹 → 補腎助陽
味同氣異 氣 味 功效
桂枝 溫 + 辛 → 解表散寒
附子 熱 + 辛 → 補火助陽
石膏 寒 + 辛 → 清熱瀉火
薄荷 涼 + 辛 → 疏散風熱
- 升降浮沉
- 健康的人體呈現「氣機升降有常,出入有序」,若氣機升降與出入出現異常,則產生疾病,如:向上出現「嘔吐、咳喘等」,向下出現「脫肛、崩漏、瀉痢、內臟下垂等」,向外出現「自汗、盜汗」,向內出現「疹毒內攻、表邪內傳等」。
- 升降浮沉:藥物對人體作用的不同趨向性。升,上升提舉,趨向於上;降,下達降逆,趨向於下;浮,向外發散,趨向於外;沉,向內收斂,趨向於內。
- 辛甘、溫熱 → 升浮 → 陽;酸苦鹹、寒涼 → 沉降 → 陰。
- 作用及適應證:升浮主上行、向外,具有疏散解表、宣毒透疹、開竅醒神、升陽舉陷等作用;沉降主下行、向內,具有清熱瀉火、瀉下通便、利水滲濕、重鎮安神、平肝潛陽等作用。
- 臨床用藥必須遵循重要原則:要針對疾病發生部位的上下、表裡,病勢的上逆下陷的區別,恰當選用藥物(選藥多與病位相同,與病勢相反),如:病位在上在表(外感表證)→使用升浮藥(表證治,當解表);病位在下在裡→使用沉降藥(大便秘結,應當瀉下);病勢上逆(肝陽上亢)→使用沉降藥;病勢下陷(久瀉脫肛)→使用升浮藥。若出現病位與病勢相矛盾時,應多參照「病勢」治療,如:脫肛與子宮下垂等(病位趨下、病勢趨下→矛盾)、眼花與頭痛等(病位趨上、病勢趨下)。
- 影響升降浮沉的因素:與四氣五味有關,凡味屬辛、甘,氣屬溫、熱的藥物,大都是升浮藥;凡味屬苦、酸、鹹、性屬寒、涼的藥物,大都是沉降藥。與藥物的質地輕重有關,花、葉、皮、枝等質輕的藥物大多為升浮藥;而種子、果實、礦物、貝殼及質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藥(諸花皆升,旋覆獨降;諸子皆降,蒼耳獨升)。與炮製的影響有關,酒炒能升,鹽炒能降(下行),薑炒能散,醋炒能收斂。與配伍的影響有關:升浮藥在大隊沉降藥中能隨之下降;而沉降藥在大隊升浮藥中能隨之上升。
- 歸經
- 歸,歸屬、經,臟腑、經絡。歸經指「藥物對於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」。
- 理論基礎:中藥歸經理論的形成是在「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之下,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,以藥物所治療的具體病證為依據」,如:肝經火熱導致的脅脹痛與目赤,以龍膽治(歸肝經)。
- 在運用歸經理論指導藥物臨床應用時,還必須與四氣五味、升降浮沉學說結合起來,才能做到全面準確,如「歸肺經」的藥物,可看見四氣或五味或升浮降沉的不同,則作用皆不同:四氣不同→紫蘇溫,散肺經風寒、薄荷涼,散肺經風熱、乾薑性熱,溫肺化飲、黃芩性寒,清肺瀉火;五味不同,烏梅酸收固澀,斂肺止咳、麻黃辛以發表,宣肺平喘、黨參甘以補虛,補肺益氣、陳皮苦以下氣,止咳化痰,蛤蚧鹹以補腎,益肺平喘;升降降沉不同→桔梗&麻黃 (升浮),宣肺平喘、杏仁&蘇子 (降沉)—— 瀉肺平喘。
- 臨床意義:掌握歸經便於臨床辨證用藥,如:病患熱證(肺熱咳喘 → 桑白皮瀉肺平喘;胃火牙痛→黃連清瀉胃火;心火亢盛心悸失眠→朱砂清心安神;掌握歸經理論便於區別功效相似的藥物,如:
治頭痛
藥物 歸經
羌活 太陽
柴胡 少陽
葛根、白芷 陽明
半夏 太陰
細辛 少陰
吳茱萸 厥陰
【註解】
《蘭室秘藏.頭痛門》云:「太陽頭痛,惡風脈浮緊,川芎、羌活、獨活、麻黃之類
為主;少陽經頭痛,脈弦細,往來寒熱,柴胡為主;陽明頭痛,自汗發熱惡寒,脈浮
緩長實者,升麻、葛根、石膏、白芷為主;太陰頭痛必有痰,體重或腹痛,為痰癖,
其脈沉緩,蒼朮、半夏、南星為主;少陰經頭痛,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而足寒氣逆為寒
厥,其脈沉細,麻黃、附子、細辛為主;厥陰頭頂痛,或吐痰沬厥冷,其脈浮緩,吳
茱萸湯主之。」
- 毒性
- 中藥毒性的含義:藥物的總稱、藥物的偏性、藥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標誌、藥物對機體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及損害性。(中藥的副作用有別於毒性作用。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劑量時出現與治療需要無關的不適反應,一般比較輕微,對機體危害不大,停藥後可自行消失。)
- 影響毒性的因素:劑量大小、是否對證下藥、藥材品種與品質、炮製方法、劑型、個體差異。
- 對待中藥毒性:防止片面性、樹立「有毒觀念,無毒用藥」、有毒藥有較強或較特殊的醫療作用、對古代的藥物毒性當深入研究,再次評價。
六、參考資料
陳逸光(2016).劉河間《三消論》「天地六位臟象圖」之五運六氣病因說.中醫藥雜誌,27(2),1-13。[Chen, Y. G. (2016). Polyphagia, Polyuria and Polydipsia Disease Explained
by Liu-Hejian’s San-Xiao-Lun with the “Heaven-Earth Six Levels Simulate Six Organs”
Emerging the “Five-Circuit and Six-Qi” Pathological Reasoning. Journal of Chinese
Medicine, 27(2), 1-13. doi:10.3966/241139642016122702002]
游智勝(2018).中醫方藥學.長庚大學中醫學系.桃園市、臺灣:長庚大學。
郝近大(2018).生活裡的中藥.台北市: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